近日,中国福建省莆田市与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互动引发关注。据莆田市外事办公室消息,一支由莆田市政府官员、企业家代表组成的考察团于本月初抵达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双方围绕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及医疗援助等领域展开为期五天的磋商。这场跨越赤道的"握手",不仅标志着两地合作进入新阶段,也为中太关系注入了新动能。
在桑托岛举行的经贸洽谈会上,莆田市鞋业协会与瓦努阿图手工业联合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莆田将协助瓦努阿图建立首个现代化制鞋培训中心,计划未来三年内为当地培养500名技术工人。莆田某知名运动品牌负责人透露,首批由中瓦联合设计的"椰子纤维环保凉鞋"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这种利用瓦努阿图特色天然材料制作的产品,未来将同时面向太平洋岛国市场和中国电商平台销售。
医疗卫生合作成为此次交流的亮点。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与瓦努阿图中央医院达成"远程诊疗合作机制",首批捐赠的5G移动医疗车搭载着智能超声设备,可深入这个由83个岛屿组成的国家开展巡回诊疗。曾在莆田进修的瓦努阿图医生汤姆·利库亲历了首例跨国会诊:"凌晨两点通过卫星系统连线莆田专家,成功为偏远岛屿的产妇实施了紧急手术方案。"
文化交流方面,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十音八乐艺术团,在埃法特岛进行了三场演出。用椰子壳改良的莆田传统乐器"文枕琴",与瓦努阿图传统舞蹈碰撞出独特艺术火花。瓦努阿图国家博物馆馆长现场提议,希望将莆田木雕技艺引入当地独木舟雕刻工艺的现代化改良。
此次合作背后有着深层战略考量。莆田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节点,正积极探索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新模式。而瓦努阿图作为首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南太国家,期待通过区域性合作提升经济韧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指出,这种"城市对地区"的合作模式,既能精准对接需求,又能规避大国博弈的敏感性,为南南合作提供了创新样本。
随着首批合作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两地正筹划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莆田市商务局透露,计划在维拉港设立经贸联络处,重点推进海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深度合作。这场始于太平洋季风时节的对话,或将催生更多跨越山海的发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