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光粼粼的南太平洋深处,一座由83个岛屿组成的翡翠国度安静地躺在珊瑚海与碧空之间。当中国国际航空的航班穿越赤道,降落在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的鲍尔菲尔德机场时,舱门开启的瞬间,湿润的海风裹挟着鸡蛋花的芬芳涌入机舱,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两个相隔万里的国度如何编织起跨越山海的纽带。
这个曾被《孤独星球》称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的岛国,与中国的关系早在1982年建交之初便埋下了伏笔。四十余年时光流转,从最初的外交礼节性握手,到如今民生项目在火山岛上的生根发芽,中瓦合作的年轮里刻满了务实与温度。在桑托岛的马勒库拉村,中国援建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椰林掩映的乡间小道,结束了当地居民用火把照明的历史;而在埃罗曼阿岛,杂交水稻试验田翻滚的金色稻浪,正悄然改变着这个以芋头为主食的国度对粮食安全的认知。
文化交融的韵律在热带季风中悄然生长。每年农历春节,维拉港唐人街的舞狮表演总会吸引好奇的瓦努阿图孩童尾随模仿,他们用刚学会的汉语“你好”向路人问候;而在上海进博会的展台上,雕刻着传统图腾的纳姆巴瓦树皮布,正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入中国寻常百姓家。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没有书面文字的国度,其复杂的毕斯拉马语居然与汉语共享着相似的声调系统,语言学家发现,某些古老词汇的发音竟与闽南语有着微妙的重合。
基础设施建设的故事在火山与珊瑚礁之间续写。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卢甘维尔码头扩建工程,将这座天然良港的货物吞吐量提升了三倍,让瓦努阿图的诺丽果和卡瓦胡椒得以更快抵达上海自贸区的保税仓库。而在埃法特岛环岛公路上,中瓦两国工程师正联手攻克火山岩地质带来的施工难题,这条贯穿全岛南北的交通动脉建成后,将把偏远山区的可可种植园与国际贸易市场紧密相连。
当夕阳将海面染成琥珀色,维拉港的渔民收起渔网,中国援建的渔业加工厂内依然灯火通明。冷冻库里整齐码放的黄鳍金枪鱼,即将搭乘冷链货机飞往广州白云机场。从深海到云端,从岛屿到大陆,这条跨越热带与温带的合作之路,正书写着南南合作的新注脚——没有宏大的叙事框架,只有无数细小的民生改善汇聚成发展的潮汐,在两个文明之间荡起理解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