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的温哥华,街道还笼罩在薄雾中。王女士轻手轻脚地关好公寓房门,手里提着保温饭盒走向公交站。儿子就读的私立中学即将开始早课,她要在八点前把刚做好的中式早餐送到学校。这样的生活场景,正在加拿大各大城市不断上演——根据加拿大移民局最新数据,持陪读签证(VisitorRecord)居留的家长群体,五年间增长了217%,形成了独特的"教育迁徙潮"。
加拿大的陪读政策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不同于传统的探亲签证,陪读家长可申请转为开放式工作许可(OpenWorkPermit),这项政策在2021年修订后,将审批通过率提升至78%。但移民律师提醒,实际操作中存在三个关键转折点:首次入境时的访问目的陈述、境内转换身份的时机选择、以及工作许可与未来移民路径的衔接策略。多伦多某知名律所的案例库显示,成功获得工签的陪读家长中,有63%后续通过省提名项目实现了永久居留。
教育投资与移民规划的双向耦合,正在重塑加拿大的移民生态。安大略省某公立教育局的内部报告指出,国际生家长在本地购置房产的比例较五年前提升40%,这些家庭平均每年为社区经济贡献8.7万加元。更为重要的是,陪读家长的工作领域正在突破传统认知——从最初的中餐馆、超市理货,逐渐向房地产经纪、保险理财、跨境电商等专业领域渗透。温哥华移民就业服务中心的跟踪数据显示,持有硕士学位的陪读家长,转入正规就业岗位的平均周期仅为9.2个月。
在魁北克城郊的某个法语培训中心,来自上海的陈先生刚刚通过TEFCanadaB2级考试。他的故事颇具代表性:以陪读父亲身份入境,通过工签进入建筑公司担任项目协调,继而用英法双语优势叩开技术移民大门。这种"教育-工作-移民"的三级跳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年家长复制。但移民顾问也发出警示:2023年起,移民局加强了对"真实性居住意图"的审查,最近六个月有12%的陪读签证续签申请因"潜在移民倾向"被拒,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恰恰反映出政策制定者在教育创收与移民管控之间的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