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正午的阳光斜斜切过瓦莱塔石灰岩垒砌的城墙,共和街的石板路上浮动着蜂蜜色的光斑。转角处飘来甜杏仁与柑橘交织的香气,玻璃罐里堆叠的彩色圆球折射出微光,像被魔法凝固的彩虹碎片——这是马耳他珍珠最寻常的出场方式。当游客们举着相机追逐骑士团宫殿的青铜火炮时,本地老人总会坐在糖果店门前的藤椅上,用银勺搅动着玫瑰色气泡水,看那些裹着糖霜的球形糖果在瓷盘里滚动,发出珍珠落入珊瑚礁般的细碎声响。
这种诞生于十六世纪的特殊硬糖,最初是圣约翰医院骑士团药剂师的秘方。黑死病蔓延时期,修士们将苦橙皮、肉桂与蜂蜜熬制成止咳糖丸,裹上从西西里运来的粗粒海盐,在瘟疫阴云笼罩的岛国传递着带有咸涩回甘的慰藉。商船往来的黄金年代,水手们把糖果塞进橡木桶缝隙作为防腐符咒,地中海的潮气在糖衣表面蚀刻出珍珠质感的纹路,竟意外成就了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如今机械压模的糖果虽不再需要海浪打磨,但老师傅仍坚持用海藻灰涂抹模具,让每颗糖果都带着若有若无的海洋气息。
黄昏时分的圣保罗湾,渔船的桅杆在暮色中化作剪影。孩子们用沾着糖粒的手指指向对岸的柠檬树林,年长的渔夫则会从铁盒里拈出一颗琥珀色珍珠糖,任咸涩的海风将糖霜吹落在讲述骑士传奇的唇齿之间。这些浸润了六个世纪的甜,早已成为岛屿记忆的结晶,在每一次舌尖与糖衣触碰的瞬间,复活着十字军东征时藏在铠甲里的甜橙香,奥斯曼战舰火炮轰鸣时震落的蜂蜜罐,以及某个遥远春天里,某位修士在熬糖锅前祈祷时睫毛上凝结的糖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