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贵宾咨询热线 010-6262-5038
移民问答库 移民顾问
24小时贵宾咨询热线
010-6262-5038
>移民动态>移民百科 > 资讯详情

日本2019移民政策

时间:2025-03-19 阅读:564

2019年,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移民政策改革措施,标志着这个长期以单一民族文化和严格移民限制著称的国家,在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的双重压力下,开始探索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随着65岁以上人口占总比例攀升至28.4%,劳动力缺口在建筑、护理、农业等关键领域持续扩大,日本社会不得不直面一个现实:仅依靠提高女性就业率或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已无法填补经济运转所需的人力资源空缺。这一年的政策调整,既是应对危机的现实选择,也折射出日本社会对“移民国家”身份的复杂心态。

政策转向:从“研修生制度”到“特定技能签证”

长期以来,日本通过“技能实习生制度”变相引入外国劳动力,但该制度因剥削劳工、低薪和权利保障缺失等问题饱受诟病。2019年4月,日本正式实施《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修正案,首次在法律层面承认“移民”概念,推出“特定技能”签证类别,分为两种类型:

1.特定技能1号:面向建筑、农业、护理等14个行业,允许外籍劳动者在日居留5年,需通过技能考试和日语基础测试,但不得携带家属;

2.特定技能2号:针对建筑、造船等具备高技能水平的领域,通过更严格的考试后可无限期续签,允许配偶和子女随迁,为获得永久居留权铺路。

这一改革被视为日本移民政策的历史性突破。政府预计到2025年通过该制度引入34.5万名外籍劳工,其中护理行业配额达6万人,直接回应了日本约380万老年护理人员的缺口。然而,政策设计仍显保守:例如,农业领域仅开放5年居留权,反映出对长期移民定居的顾虑;而制造业技能考试中高达80%的通过率,则暴露了劳动力短缺倒逼资格放宽的现实。

社会争议与文化张力

政策落地后,日本国内掀起激烈争论。经济界普遍支持,经团连调查显示,76%的企业认为现有外籍劳工数量不足,建筑业协会更呼吁将年度引进目标从4万人提升至10万人。然而,民间抵触情绪暗流涌动:部分地方居民担忧公共服务资源被挤占,名古屋市曾出现反对新建外籍劳动者宿舍的抗议活动;右翼团体则坚持“移民破坏社会凝聚力”的论调。

更深层的矛盾体现在制度设计的矛盾性上:政府反复强调“这不是移民政策,而是临时性人才引进”,却在护理等领域允许外籍劳动者通过“介护福祉士”考试转为长期居留。这种模糊表述背后,是日本对“文化纯粹性”的执着与劳动力刚需之间的艰难妥协。语言培训不足加剧了社会融入难题,某调查显示,超过40%的中小企业因日语沟通障碍限制外籍员工晋升。

全球视野下的政策实验

横向对比,日本的政策调整呈现出“有限开放”特征。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吸引技术移民、加拿大“积分制”筛选高学历人才不同,日本更侧重填补基层劳动力缺口。这种选择导致外籍劳动者集中在低薪高危行业,2020年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外国雇员的平均月薪仅为21.8万日元,比日本员工低30%。

政策实施两年后,新冠疫情的冲击暴露出制度脆弱性:2020年约1.5万名持特定技能签证者因企业倒闭失业,但根据法律规定,他们需在三个月内找到新工作,否则面临遣返。这种缺乏社会保障兜底的设计,引发国际劳工组织批评。与此同时,越南、印尼等主要劳务输出国开始加强劳工权益保护谈判,迫使日本在2021年修订协议,要求企业承担外籍员工赴日前的日语培训费用。

未完成的转型

2019年的政策调整,本质上是日本在人口结构剧变下的被动应对。尽管截至2023年,特定技能签证已引进约20万人,但距离目标仍有差距,且行业分布不均——护理领域仅完成计划的30%,而食品加工行业超额引进200%。这反映出政策制定与现实需求的错位:在传统观念中“低技能”却高劳动强度的岗位,吸引力持续下降。

未来,日本或将面临更艰难的选择:是继续维持“临时劳动力引进”的过渡策略,还是效仿欧美构建多元移民社会。答案不仅关乎经济增长,更触及国民身份认同的核心命题。正如东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山田隆所言:“当便利店店员、建筑工人、养老护理员的面孔逐渐被外国人取代,日本社会不得不重新定义‘我们’与‘他们’的边界。”这场静默的社会实验,仍在进行中。

Globe visa
私人定制 · 专属方案

我们承诺会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1分钟获得您的全球生活理想方案
宇峰移民惊喜放送 · 立即抢占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