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波荡漾的地中海中央,一座米色建筑静静矗立在瓦莱塔古城的高处。门前青铜狮子口中衔着的中国结随风轻摆,汉白玉基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耳他大使馆"的金色铭牌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栋兼具地中海建筑特色与中国文化元素的使馆,三十年来始终如灯塔般守望着往来地中海的同胞,见证着中马友谊在历史长河中细水长流。
推开沉重的橡木大门,前厅墙面上巨幅长城壁画与马耳他骑士团十字星徽相映成趣。签证窗口前,工作人员正用流利的马耳他语为当地老人解释探亲签证流程;领事大厅里,旅马画家捐赠的《海上丝绸之路》油画下,侨胞们捧着刚换发的新护照轻声交谈。二楼会议室的檀木屏风前,中马经贸合作论坛的签约仪式刚刚落下帷幕,咖啡香气中飘散着马耳他蓝窗遗址保护项目的技术细节讨论。
地下档案库的恒温恒湿系统里,泛黄的外交照会文件记载着1972年建交时的郑重承诺。文化参赞办公室的案头,躺着明年"欢乐春节"活动的策划书,马耳他传统民歌《克朗卡塔婚礼》的乐谱与中国古琴曲谱并排摆放。后院的橄榄树下,第二届中马青年论坛的圆桌旁,留学生正用3D打印的腓尼基商船模型,向中国工程师请教郑和宝船的榫卯结构。
夜幕降临时,值班室的灯光依然明亮。电脑屏幕上跳动着24小时领事保护热线的信息,撒丁岛海域渔船遇险的紧急求助刚刚转为平安通报。三楼的外交官公寓飘出炆炖羊肉的香气,阳台上外交官夫人栽种的紫茉莉与马耳他野菊在夜风中轻轻碰触。从观景平台望去,大港区的灯塔与使馆门前的石狮子共同注视着平静的地中海,浪涛声中隐约传来古丝绸之路的驼铃与航海时代的船歌。